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培训与研讨 » 教学技术手段

中心举办“科学发声方法与训练”工作坊
发布时间: 2016-12-21  浏览次数:

2016121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在英东学术会堂第三讲学厅举办“科学发声方法与训练”工作坊。本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陈晓鸥教授主讲,共计55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有声语言是教室开展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工具。学会科学发声方法既能保证声音质量,使声音持久洪亮、饱满圆润,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成效,保护嗓音,延长职业寿命。

此次工作坊注重理论方法讲授与实践练习指导的有机结合。针对科学发声训练,陈教授首先提出了让声音减负的基本要领,即“抓两头,放中间”。陈教授认为,“抓两头”即“口腔控制”和“气息控制”。“口腔控制”强调口、舌、唇共同练习:需要打开口腔,提颧肌,挺软腭,打牙关,放松下巴,同时需在笑的状态和位置上来发声,这样声音便好听、清脆、响亮、柔和,并且面部表情给人愉悦之感;唇舌用力,使声音集中有穿透力;吐字强调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喉头发声强调“声挂前腭,借气发声”,做到肚子、笑肌、软肋三使劲,肩胸、喉肌、下巴三放松。气息控制上,教师可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要领,肩部放松,打开两肋,微收小腹,感觉到自己的腰变“粗”了,以此使声音圆润响亮,刚柔并济。“放中间”则强调放松喉部,避免发声过度,给嗓音造成负担。

陈教授在分享时注重结合具体实例,为各位老师做生动明了的示范。分享完发声要领后,陈教授邀请7位与会老师现场模拟讲课状态,指出其发声问题,并根据发声问题做具体指导。部分老师讲课时吐字清楚,内容清晰,但音高过高,导致嗓子负担重,这需要老师调整发音位置至前腭并配合气息发声。部分老师发音清晰,声音洪亮,但口腔打不开,牙关较紧,面部肌肉不够放松,这需要老师打开口腔,面部肌肉上行,放松下巴。各位老师在陈教授的指导后发声有了改善,但教授也指出,想要切实有效改善发声状态,需要有意识的在生活及课堂中根据科学发声方法进行练习。发声训练指导期间,陈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现场讨论练习氛围浓厚。

本次工作坊受到了参与老师的一致好评。老师们非常喜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通过此次活动掌握了正确发声的技巧,能够有效保护嗓子,有利于上课发声。教师发展中心会持续关注教师的发展需求,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欢迎各位教师积极关注并参与!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