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中心举办“声音科学-用嗓之道”工作坊
发布时间: 2017-05-11  浏览次数:

为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升教学的语言魅力,教师发展中心于201754日在英东学术会堂第三讲学厅举办“声音科学·用嗓之道”工作坊。讲座邀请美国IVA认证声乐教练杨国英老师担任主讲人,来自30个院系单位共计46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以“说话式唱法”声乐发声技巧为理论基础,为教师们介绍了人体结构中发声的神经、肌肉系统,及针对不同的发声问题,现场示范发声训练的方法。

首先主讲人对“说话式唱法”声乐发声技巧做了简单介绍,它是一种运用较广的欧美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至今中外很多著名流行音乐歌手都是其体系内的学生,如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林忆莲等。主讲人通过解释“科学发声、声音训练、声音塑形”等关键词,强调声音的可塑性,并展示了声音塑造前后的对比案例;紧接着,主讲人从神经生物学角度阐释声音从神经到肌肉的输出过程并指出错误发声带来的危害;“说话式唱法”的发声训练技巧不仅有塑造和美化声音的作用,还能够激活人体某些神经区域,用于疾病的治疗。主讲人指出,教师是一个需要长期用嗓的群体,所以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对教师有重要意义。

随后,主讲人邀请现场的老师,进行声音的“解刨”,示范发声训练方法。主讲人从英文发音、说话声音和唱歌声音三方面进行声音的示范与解析。现场教师积极互动,踊跃提问。现场教师提出“如何解决长时间讲课嗓子会疲惫”的问题,主讲人给出以下发声技巧:用“鼻子”辅助发声,通过“哼鸣”训练,找到鼻腔共鸣,减少声带的疲劳。另外加强气息的控制,增加横膈膜的练习,用吐气的办法找到横膈膜的位置,体会自然的吸气方法(鼻子、嘴巴都可以吸气)。针对现场教师提出的唱歌时“五音不全”的问题,主讲人首先解释了“音”的概念,音即固定音频。人声是由声带颤抖形成的音响,唱不准是因为声带颤抖的频率不准。因此主讲人带领大家进行了集中声音的练习。主讲人还邀请提问教师上台体验声音解析过程,指出教师存在的发声问题,并对教师提出针对性训练方法。同时建议教师们可在日常生活中自行练习。

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很有价值,主讲人分享的发声技巧与现场声音解析对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很有帮助,并希望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训练。教师发展中心将会响应教师们的需求,继续开展相关活动,欢迎广大教师积极参加!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